【陳】字本义为地名。古宛丘地,春秋時陳國國都,在今河南省淮陽縣。引申爲姓氏。
【陳】字造字法为形聲。从阜,从木,申聲。
【陳】字字形结构为左右, 可拆字为“阝 東”。
【陳】字拼音为chén, 部首为阝, 笔画为10画, 笔顺为“フ丨一丨フ一一丨ノ丶”。
【陳】字五笔为BGJI, 五笔98版为BSJG, 郑码为YFK, 仓颉码为NLDW, 四角码为75296, 电码为7115。
【陳】字Unicode码为U+9673,位于Unicode编码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【区】。
【陳】字属《通用规范汉字表》用字。
【陳】字收录于《新华字典》, 《高级汉语词典》, 《中华字海》 , 《汉语大字典》。
- chén
【陳】字典释义(chén)
陳基本解释 例证
1 陳列;排列。《廣雅•釋詁一》:“陳,列也。”《玉篇•阜部》:“陳,布也。”
2 行列。《文選.張衡〈東京賦〉》:“總輕武於後陳,奏嚴鼓之嘈囐。”
3 向上述說。如:陳述;詳陳。《書•咸有一德》:“伊尹既復政厥辟,將告歸,乃陳戒于德。”
4 公布;顯示。《國語•齊語》:“相示以巧,相陳以功。”
5 施展;施用。《商君書•禁使》:“得勢之至,不參官而潔,陳數而物當。”
6 堂下至院門的通道。《爾雅•釋宫》:“堂途謂之陳。”
7 久;陳舊。《廣韻•真韻》:“陳,故也。”
8 眾。《廣韻•真韻》:“陳,衆也。”
9 通“ 田 ”。田野。《墨子•號令》:“各立其表,城上應之,候出越陳表。”
10 古國名。在今河南省東部和安徽省北部一帶。《説文•冒部》:“陳,宛丘,舜後媯滿之所封。”
11 古州名。北周改信州置,治所在秣陵县(今河南省沈丘县南)。隋移治宛丘县(今河南省淮阳县)。
12 朝代名。南朝之一。西元557年陳霸先代梁稱帝,國號陳,建都建康(今江蘇省南京市)。西元589年為隋所滅。
13 姓。《廣韻•真韻》:“陳,姓。胡公滿之後,子孫以國為氏。”
陳详细解释 引证
陳
陳 Chén
〈名〉
【本义】:地名。古宛丘地,春秋時陳國國都,在今河南省淮陽縣。引申爲姓氏
【造字法】:形聲。从阜,从木,申聲。
1 古國名 ([En.] Chen state)。在今河南省東部和安徽省北部一帶
【引】
1 《說文》:陳,宛丘, 舜後嬀( ﹝py#:guí)滿之所封。
2 《左傳·昭公八年》:陳, 顓頊之族也。
2 陳朝 ([En.] Chen Dynasty)。朝代名。南朝之一。公元557年陳霸先代樑稱帝,國號陳。建都建康(今江蘇南京),後被隋所滅
3 戰陣;行列 ([En.] battle array)
【引】
1 《史記·李將軍列傳》:前未到匈奴陳二里所。
4 姓
陳
陳 chén
〈動〉
1 陳設,陳列 ([En.] put in order;display)
【引】
1 《廣雅》:陳,列也。
2 《玉篇》:陳,布也。
3 《周禮·肆師》:展器陳告備。
4 《論語·季氏》:陳力就列,不能者止。
5 《左傳·隱公五年》:陳魚而觀之。
6 宋· 歐陽修《醉翁亭記》:山餚野蔌,雜然而前陳者,太守宴也。
7 漢· 賈誼《過秦論》:信臣精卒陳利兵而誰何。
【例】
又如:陳獻(陳設供奉);陳寶(陳列寶物)
2 述說 ([En.] explain;state)
【引】
1 《孟子·公孫丑下》:吾非堯舜之道,不敢以陳於王前。
2 屈原《離騷》:跪敷衽以陳辭兮。
3 《古詩十九首》:今日良宴會,歡樂難具陳。
4 《後漢書·張衡傳》:衡因上疏陳事。
5 《漢書·李廣蘇建傳》:常惠請其守者與俱,得夜見漢使,具自陳道。
【例】
又如:詳陳(詳細述說);陳言(陳述)
陳
陳 chén
〈形〉
陳舊 (【英】:antiquated;outmoded)
【引】
1 《荀子·富國》:年穀復熟而陳積有餘。
2 唐· 韓愈《答李翊書》:當其取於心而注於手也,惟陳言之務去。
【例】
又如:陳醋;陳跡;推陳出新,新陳代謝
【陳】字典释义(zhèn)
陳基本解释 例证
1 軍隊行列。後作“ 陣 ”。《廣韻•震韻》:“陳,列也。”《正字通•阜部》:“陳,軍伍行列也。”
2 陣法,部隊作戰時的戰鬥隊形。後作“陣”。《論語•衛靈公》:“衛靈公問陳於孔子。”
陳详细解释 引证
名词 军队作战时布置的队伍行列。同「阵」。
《左传.成公七年》:「教之战陈,教之叛楚。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