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避】字本义为躲开,回避。
【避】字造字法为形声。从辵( chuò),辟声。
【避】字五行属水, 字形结构为半包围, 可拆字为“辶 辟”。
【避】字拼音为bì, 部首为辶, 笔画为16画, 笔顺为“フ一ノ丨フ一丶一丶ノ一一丨丶フ丶”。
【避】字五笔为NKUP, 郑码为WXJS, 仓颉码为YSRJ, 四角码为30304, 电码为6699。
【避】字Unicode码为U+907F,位于Unicode编码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【区】。
【避】字属《现代汉语常用字表》之常用字, 属《通用规范汉字表》用字。
【避】字收录于《新华字典》, 《高级汉语词典》, 《中华字海》 , 《汉语大字典》。
- bì
【避】字典释义(bì)
避基本解释 例证
1 躲,设法躲开:~雨。~暑。~世。~讳。回~。~重就轻。~世绝俗。
2 防止:~免。~孕。~嫌。~雷针。
避详细解释 引证
避[bì]
〈动〉
【本义】:躲开,回避
【造字法】:形声。从辵( chuò),辟声。
1 同本义 ([En.] dodge;avoid)
【引】
1 《说文》:避,回也。
2 《苍颉篇》:避,去也。
3 《国语·周语》:无乃实有所避。
4 晋· 陶渊明《桃花源记》:自云先世避秦时乱。
5 清· 周容《芋老人传》:有书生避雨檐下。
【例】
又如:避风雨;避秦(秦时苛政扰民,人民纷纷逃避而隐居);避言(言语谨慎,避免说错话);避宅(到处躲藏,不住在家里)
2 离去 ([En.] leave)
【引】
1 《礼记·曲礼》:左右攘辟。 注:“疏远也。”
2 《吕氏春秋·直谏》:桓公避席再拜。 注:“下席也。”
【例】
又如:避地(离去,迁居他处以避祸。或指隐遁);避趋(离开与接近);避境(避离某地,不入其境)
3 逊让 ([En.] modestly decline)如:避让(谦让;辞让);避贤(让贤);避荣(辞让荣华);避路(让路)
4 隐藏 ([En.] hide)
【引】
1 《史记·袁盎晁错传》:避吾亲。 索隐:“隐也。”
2 《广州军务记》:潜避两炮台中。
【例】
又如:避迹(隐匿);避风头(见形势不利就躲起来)
【避】字典释义(bèi)
避繁体解释
(*引自繁体辞典解释)
(一)之又音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