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吏】字本义为官吏。
【吏】字造字法为会意。甲骨文。从手(又),从中。以手持中。有人认为中为笔。“吏”、“事”、“使”古同字。
【吏】字五行属金, 字形结构为上下, 可拆字为“一(吏) 史”。
【吏】字拼音为lì, 部首为口, 笔画为6画, 笔顺为“一丨フ一ノ丶”。
【吏】字五笔为GKQI, 五笔98版为GKRI, 郑码为AJOS, 仓颉码为JLK, 四角码为50006, 电码为0684。
【吏】字Unicode码为U+540F,位于Unicode编码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【区】。
【吏】字属《现代汉语常用字表》之次常用字, 属《通用规范汉字表》用字。
【吏】字收录于《新华字典》, 《高级汉语词典》, 《中华字海》 , 《汉语大字典》。
- lì
【吏】字典释义(lì)
吏基本解释 例证
1 旧时代的大小官员:~治。官~。
2 旧指小公务员:~员。胥~(地方官府中办理文书的人)。
吏详细解释 引证
吏[lì]
〈名〉
【本义】:官吏
【造字法】:会意。甲骨文。从手(又),从中。以手持中。有人认为中为笔。“吏”、“事”、“使”古同字。
1 官员的通称。汉以后,指低级官员或吏卒 ([En.] official;mandarin)
【引】
1 《说文》:吏,治人者也。
2 《汉书·景帝纪》:吏者,名之师也。
3 《汉书·惠帝纪》:吏所以治民也。
4 《管子·朋法》:吏者,民之所悬命也。
5 《左传·成公二年》:王使委于三吏。 注:“二三公也。”
6 《国语·周语》:百吏庶民。
7 《战国策·齐策》: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,受上赏。
8 《韩诗外传》:据法守职不敢为非者,人吏也。
9 《玉台新咏·古诗为焦仲卿妻作》:君既为府吏,守节情不移。
10 方苞《狱中杂记》:量其家之所有以为剂,而官与吏剖分焉。
【例】
又如:吏势(官吏的权势力量);吏议(官吏商讨政事;处分官吏;拟议定罪);吏司(管理司法案牍的官);吏兵(官吏和士兵);吏舍(官吏居住或办公的房子)。汉以后只指一般的小官员或吏卒
2 专指官府中的胥吏或差役 ([En.] inferior official)
【引】
1 唐· 杜甫《石壕吏》:暮投石壕村,有吏夜捉人。
【例】
又如:吏目(八九品小官。又指地位在御医之下的一般医生);吏员(古代地方官府的小吏);胥吏(小官吏);狱吏(旧时管理监狱的小官)
3 吏部狱 ([En.] jail;prison)
【引】
1 班固《汉书》:而右将军独下吏,当死,赎为庶人。
4 姓
吏[lì]
〈动〉
1 治理;为官 ([En.] administer)
【引】
1 《汉书·王莽传下》:夫吏者,理也。
2 《汉书·百官公卿表上》:是为长吏。
3 《汉书·惠帝纪》:吏,所以治民也。
4 宋之问《蓝田山庄》:宦游非吏隐,心事好幽偏。
【例】
又如:吏才(为政的才能);吏方(为政的方略);吏道(官吏处理政务之道);吏隐(闲居下级官位);吏材(为政的才干)